發布:2020-12-12 23:09:17??來源:tzgh.org ??作者:泰州新聞網 137次
石家莊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嗎?
石家莊市是個年輕的城市,但是周邊縣區歷史悠久,文化底蘊深厚,現把僅存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列舉下來,歡迎補充 第一 柳林坪社火 第二 井陘拉花 第三 正定常山戰鼓 第四 深澤墜子戲 第五 藁城耿村民間故事 第六 石家莊絲弦 第七 新樂伏羲臺傳說 如有遺落歡
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泰興人,你對泰興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多少呢?
一、宣堡小餛飩
宣堡小餛飩因產于古鎮宣堡而得名。制作宣堡小餛飩的材料為面粉、鮮肉、醬油、白胡椒、小米蔥、花油渣。生產工藝流程為:制皮、制餡、包餡、下湯鍋、出鍋。其中,制品最為關鍵,也是最具特色。需選用上好的面粉,且巧用干淀粉,邊撒干淀粉邊搟制,制成薄似宣紙、幾近透明的皮子,點火就燃,令人稱絕。宣堡小餛飩因其形狀輕盈小巧、皮薄餡嫩、鮮香誘人、佘味香醇,迥異于普通大餛飩而受到食客青睞。
二、毗蘆豬蹄
泰興美食——毗蘆豬蹄遠近聞名,那柔弱無骨的滋味確實令人難忘。 毗蘆豬蹄都是跟豬場預定的,精選個頭大的,洗凈放在一鍋老湯里慢慢熬制,光這個燉制時間就需幾個小時呢!燉岀來的豬蹄,湯汁濃厚稠潤,豬蹄色澤紅嫩誘人,酥爛軟嫩,肉從骨頭上一撥就剔下來了;口咬下去,Q彈的豬皮,軟爛的肉質,滿口生香,食而不膩,滿滿的膠原蛋白啊!味道實在太好了,果斷的放棄筷子,直接上手抓著吃,原汁原味的,吃出了豬肉的原香,還有豬皮的Q彈,口感是相當的耶!
三、黃橋燒餅
黃橋燒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——黃橋相傳近千年的美食。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、豬油、花生油、芝麻。由于水土的原因,黃橋地區的豬肉制品和花生質量上乘,所以黃橋燒餅也就特別香酥可口,明清時期即享譽蘇南及南洋各國。
黃橋燒餅制作工藝比較獨特,主要流程為發酵、擦酥、包餡、壓制、撒芝麻、烘烤,從揣酵(和面)開始就很講究,兌堿也要因時而定。餡和酥分別用豬油和花生油拌面粉擦酥,貼在特制的桶爐中烤熟。燒餅出爐,不焦不糊,不油不膩,形、色、香、味俱佳。
1949年10月,黃橋燒餅一舉入選開國大典的國宴。1983年,被為“江蘇省名特優食品”;2002年,榮獲江蘇省第八屆食品博覽會金獎;2005年再度榮獲江蘇省第十屆食品博覽會金獎。
四、黃橋鹵菜
邵武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劇種公益性演出走進社區
本網訊 11月28日晚,邵武市通泰街道城富社區、三角戲儺舞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聯合在同富小區舉辦“文明建設人人有責、點點滴滴從我做起”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劇種公益性演出,受到了小區居民的喜歡。 清新脫俗的舞蹈《樵川之子》拉開了演出的序幕。演出內
黃橋鹵菜又名黃橋燒臘,起源于北宋年間,尤以老汁豬頭肉、五香兔兒頭、燒臘雀兒燒臘雞、鹵香豬蹄炸魚澆、炸雞柳等鹵菜聲名遠揚,傳承至今,自成體系。制作鹵菜的關鍵是熬制老汁湯,其最大的特點便是“老”。用30多種名貴中藥和香料配制調味包,天天煮,天天加天天熬,四季不停,獨門秘制的老汁湯已傳承130多年狀如果凍,其色似瑪瑙,流出“百年老汁千年酒,皆屬世間所罕有”的佳話。
五、曲霞蟹黃湯包
曲霞湯包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,是中國六大湯包之一,因其“皮薄光潔、湯足如泉、濃而不膩、味道鮮美”而被譽為包子的奇葩,在古城泰興有“湯包出曲霞”之說
曲霞蟹黃湯包選料考究,餡料采用豬肘皮熬凍,混合蟹黃蟹肉精制而成,面皮均為手工搟制。要求薄而勁道,經蒸汽高溫后,包子皮變得半透明,餡料變為液態,提起后湯料在皮中晃蕩而皮不會破。與品嘗其他湯包一樣,吃曲霞蟹黃湯包同樣要遵循12字訣:輕輕提,快快移,先開窗,后喝湯。但曲霞蟹黃湯包有一樣與其他蟹黃湯包不同,那就是湯料中所含的蟹肉、蟹黃不是細碎無形的,塊粒不大,但清晰可見,顯得貨真價實。這是使得曲霞蟹黃湯包多了這樣的美譽:膚如凝膚,膽似田黃,吸盡鮮湯再品嘗蟹黃。
六、新市復燒餅